布上青花显匠心:扬州大学蓝印花布实践团开展暑期博物馆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2-08-12 11:55:56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为了顺应家乡南通的文化发展需求,激发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8月2日,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虹东社区党委携手扬州大学文学院蓝印花布体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研究团队的同学们开启了以博物馆为依托的暑期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学地点为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通过对馆藏物品和历史的学习,亲手制作蓝印花布产品,立足工匠精神对蓝印花布传承的关键作用,同学们加深了对课题研究价值的了解,对“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

1

扬州大学文学院蓝印花布体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研究团队三位实践组成员合影(陈炎瑄 摄)

据介绍,南通蓝印花布在宋代称为“药斑布”,明代称为浇花布。蓝印花布的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都蕴含着一代代工匠的心血。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于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通蓝印花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本次实践小组的三位同学参与了蓝印花布的制作。

2

参与蓝印花布制作(董欣宜 摄)

3

三位同学在蓝印花布博物馆前和作品合影(季周妍 摄)

“其实这蓝底白花的布看起来特别朴素,没有想到这背后竟然有这么多道工序,非常佩服手艺人的定力和坚持,也许是被这一抹蓝的静谧陶冶了身心,也许正是因为手艺人的沉静与内涵,赋予了蓝印花布祥和温润的美感。”实践队员朱林芝感叹道。

4

  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展示 (曾靓 摄)

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于1996年创办的,是我国第一家集收集、展示、研究、传承为一体的蓝印花布博物馆。通过对博物馆的实地考察,了解博物馆文创产品孵化、文化活动组织、艺术品知识传播等方面相结合的现代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推广模式。

据了解,“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倡学以致用,扎根基层,扎根家乡,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虹东社区党委坚持将教育贯彻在日常的各类活动中,支持辖区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实践力,努力为家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非常感谢这次机会,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并通过独特的研究视角感受蓝印花布的魅力,同时这些新时代工匠精神也将为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学习的对象。”队长李昱琳表示。(图 文/季周妍 李昱琳 供稿/扬州大学文学院 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



免责声明:除非特别注明,华夏教育信息网所载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暨中欧跨境电商合作论坛做成果发布
下一篇: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热门资讯
点击排行
1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舞钢校区开工仪式隆重...
2退役大学生张奥河中救人不留名...
3增长力集团武瑞霞:永远做企业的好伙伴...
4“她”世界职场巾帼武瑞霞:让青春逐梦绽芳华...
5和谐餐饮张其涛:用责任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
6传递正能量〡“爱心使者”武瑞霞:让更多人得...
7致敬国粹 传承“匠心”〡武瑞霞:钧瓷的“匠...
8文化多棱镜〡武瑞霞:用“匠心“做好产品和服...
9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党组织建设成效排名...
10“预案式”帮扶确保一个都不少 黄河水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