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齿重生:一众青年焊匠勇攀“大国重器”守护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5-08-07 09:09:30    来源: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在露天煤矿的巨型电铲前,每日报废的截齿堆积如山——这些价值数千元的工业耗材,曾因修复难度大、成本高,而被视作“一次性用品”。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学生李明珅,于平顶山矿区实习期间发觉,这些被弃置的金属残骸之中,潜藏着巨大的修复市场。

实践触发团队攻关劲

  入学之后,在一次深入盾构机、掘进机等重型装备现场的实践活动里,李明珅深切体悟到异形截齿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所蕴含的无限商机。“形状愈独特,价值愈高,修复需求愈迫切,然而技术门槛也愈高。”李明珅手持一颗磨损严重的截齿向记者展示,其特殊的螺旋刃口布满蜂窝状裂纹。正是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痛点,点燃了由12名焊接专业学生组成的“智焊先锋”团队的攻关热忱。

两年苦研攻克修复关

  怀揣着对产业前沿的深刻洞察,他返回学校,在教师团队的鼎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历经2年研发,通过激光熔覆与智能传感系统的创新融合,使异形截齿的修复成本降低60%,使用寿命延长2.3倍。七百多个日夜,电光火石之间闪耀着奋斗的青春光芒。面对三维曲面修复这一棘手难题,李明珅带领团队一次次优化方案、进行迭代升级,最终成功研制出针对异形高端截齿的“光熔智补仓”智能化修复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在于运用创新方法,成功攻克了复杂异形磨损截齿的识别与高精度修复难题。

成果落地诠释工匠情

  团队的探索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还果敢地迈出了产业化的坚实步伐——成立了河南镭弧科技有限公司。如今,身为焊接专业学生的李明珅有了新身份。他轻轻抚摸着盾构机上林立的异形齿,语气坚定地说:“让每一颗价值高昂的‘工业牙齿’重焕生机,便是我们对‘工匠精神’的最佳诠释。”(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免责声明:除非特别注明,华夏教育信息网所载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新东方智慧教育:以产品设计驱动教育创新与公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门资讯
点击排行
1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舞钢校区开工仪式隆重...
2退役大学生张奥河中救人不留名...
3增长力集团武瑞霞:永远做企业的好伙伴...
4“她”世界职场巾帼武瑞霞:让青春逐梦绽芳华...
5和谐餐饮张其涛:用责任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
6传递正能量〡“爱心使者”武瑞霞:让更多人得...
7致敬国粹 传承“匠心”〡武瑞霞:钧瓷的“匠...
8文化多棱镜〡武瑞霞:用“匠心“做好产品和服...
9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党组织建设成效排名...
10“预案式”帮扶确保一个都不少 黄河水利职...